比我阿爹以前用的好多了。”阿溪一愣。他从未想过,
自己视为糊口手艺、甚至有些厌倦的石针,在一个盲女指尖的触摸下,
竟能获得如此真诚的赞美。她看不见针的样子,
却能用触觉“看”到它的灵魂——那份匠人倾注其中的、对“好用”和“称手”的追求。
“姑娘,你……”阿溪不知该说什么。“我叫小萤。”盲女微笑着说,
“我阿爹以前也是石匠,后来眼睛坏了。他说,好的石针,磨的时候心要静,手要稳,
心里想着要用它的人缝得顺畅舒服,针自然就磨得好。大哥,你的针里有这份心。
”阿溪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。他看着小萤空洞却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,
看着她篮子里那些需要无数根石针才能缝制出的精美绣品,
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温暖涌上心头。他忽然意识到,
自己一直鄙夷的、爹视为全部意义的“实用”,在另一个维度上,也连接着人心,
传递着温度。他执着寻找的“光”,是否也并非那么虚无缥缈?
“这些针……姑娘你需要多少?”阿溪的声音有些沙哑。“我……钱不多,能先买三根吗?
”小萤有些窘迫。阿溪默默数出五根最好的石针,塞到小萤手里:“拿着吧,算我送你爹的。
他……是个好石匠。” 他没要钱。回去的路上,阿溪的心境悄然变化。
龟裂的河床依旧狰狞,爹的病容依旧沉重,但小萤指尖摩挲石针时的微笑,
像一点微弱的萤火,驱散了他心中积郁的阴霾。他第一次开始思考:追求,
是否一定要是惊天动地或超凡脱俗?爹穷尽一生追求将石头“琢磨透”,造出有用的器物,
养活了一家人,赢得了手艺人的尊重,这是否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“道”?
而自己追寻的“发光”,那神秘的光芒,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
仅仅是为了证明石头不只是石头吗?4 石心问道大旱之年,青石镇熬得异常艰难。
石老倔最终没能熬过去。临终前,他拉着阿溪的手,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严厉,
不住你……找你的石头去吧……只是...